当前位置:子猫文秘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朱有勇先进事迹介绍稿(十六篇)

|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朱有勇先进事迹介绍稿(十六篇),供大家参考。

2023朱有勇先进事迹介绍稿(十六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朱有勇先进事迹介绍稿篇一

“通过初步测产,中国工程院定点扶贫澜沧项目冬季马铃薯示范基地种植,最高亩产为4.7吨,平均亩产3.3吨,一百克左右的商品薯率97%,按每公斤3元的订单价格,每亩增收9000多元。”从去年11月播种到今年4月收获,不到半年,朱有勇院士团队用亮眼的成绩单赢得了群众的信赖。

一阵春风吹过,思茅松林沙沙作响,干燥的松针轻轻飘落,覆盖在林下的三七苗床上,成为天然的保湿层,让三七避过了冬春干旱季节。

走进澜沧县竹塘乡李召梁子的思茅松林里,开展三七种子直播和种苗移栽试验的地块,嫩绿的三七小苗齐刷刷冒出土层,眼下已长到10多厘米高,超过90%的出苗率,小苗长势喜人,这印证了朱有勇院士科技团队的调查结果:该试验点冬季3个月(12月至翌年2月)的平均气温13.7℃,平均湿度78.46%,非常适宜三七的出苗和生长。

“林下三七可以实现生态有机种植,预计每亩产量50公斤至80公斤(干重),村民每亩林下三七可收入5万元至15万元。”毛如志博士说。

在云山村蒿枝坝马铃薯种植示范基地,正忙着捡拾洋芋的拉祜族群众李扎谢脸上洋溢着喜悦,他高兴地说,这里采收洋芋的群众都是附近几个村的,他们从去年11月份开始就受雇在这里干活,每天60元的工钱,从松土、垫肥到种植、管理全程参与。他说:“我已经学会了技术,明年自己家也种。”

据了解,各项目自去年9月份陆续开展以来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种植4亩林下三七,出苗率达90%以上,达产后每亩可增收5万元至15万元;完成100亩冬季马铃薯,亩产3吨,产值达90万元,每户平均纯收入达2672元;完成50亩冬季蔬菜种植工作,蔬菜长势良好,预计每亩增收9000元;为186户农户发放种猪2头、鸡苗10只,每户农户可创收4800元至6800元;完成15亩冬季鲜食葡萄种植,目前长势良好,预计20__年4月第一次产果。

经过中国工程院开展的系列精准扶贫工作,澜沧县特别是竹塘乡的脱贫攻坚成效已逐步显现。思路更加清晰、举措更加明确。更重要的是,通过技术支持和人才帮扶,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中国工程院定点帮扶澜沧县脱贫攻坚方兴未艾。朱有勇院士团队定点帮扶澜沧县脱贫攻坚的成果已一项项留在澜沧的大地上。

朱有勇先进事迹介绍稿篇二

结为亲家 定点精准帮扶

20__年,中国工程院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开始结对帮扶澜沧县。确定脱贫目标后,“把脉”产业发展就成了第一要务。接到任务后,朱有勇院士二话不说,带着团队迅速赶往澜沧开始调研。

“那段时间,朱院士白天在田间观察记录,晚上召集大家讨论研究,目的就一个,找准当地最适合的种植项目。”中国工程院定点扶贫项目组成员、云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教授朱书生说,每天清晨,植被还挂着露珠,朱有勇和团队成员便拿着仪器下田了。

经过对澜沧县气候、土壤、降雨等自然条件的分析后,朱有勇院士和大伙一致认为,这里具备发展冬季马铃薯和冬早蔬菜产业的条件。“冬季马铃薯在11、12月播种,翌年3、4月收获,澜沧可成为全国最早上市的鲜薯产区之一。”团队成员、云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博士黄惠川说,由于气候条件要求严格,可种植产地较少,因此冬季马铃薯鲜薯价位高,订单收购价可以达到每公斤3元,是正季价格的5倍左右。于是,20__年10月,在蒿枝坝完成了冬季马铃薯百亩示范和冬早蔬菜50亩示范。

同时,朱有勇院士团队调研发现,澜沧县境内有大面积退耕还林的思茅松,林下经济本来大有文章可做,可是却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他们发现,松树的挥发物具有很好的驱虫防病作用,在澜沧发展林下优质中药材种植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发财”的好路子。“到20__年,云南省三七种植面积约为40万亩,总产值达800亿元,如果能在澜沧顺利开展林下三七种植,对百姓脱贫致富将起到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朱书生说,通过多次实地调研,他们还发现澜沧县的松林气候环境适宜三七生长,于是决定在竹塘乡海拔1500米至1900米的思茅松林下开展具有高经济价值的林下三七种植试验,建立林下三七种植技术标准,辐射澜沧乃至整个普洱市林下经济的发展。

中国工程院定点扶贫项目组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决定在澜沧县竹塘乡东主村和云山村蒿枝坝村民小组开展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冬早蔬菜、早熟葡萄种植和禽畜养殖等项目示范点建设。

“要选择合格的脱毒马铃薯种薯”“拱棚可防霜避雨避病,减少农药施用量80%”……面对村民们的各种问题,朱有勇耐心解答着,还叮嘱团队人员去田间给农户示范操作。院士、专家们进村帮扶,从设置“科技小院”开始,手把手教农民种植冬季马铃薯、油菜、林下三七等的技术要领,一步步解决村民种什么、怎么种的问题。科学的指导、全程的服务使贫穷闭塞的蒿枝坝及其周边村寨不再“孤立无援”。

朱有勇告诉我们,自从20__年中国工程院开始定点结对帮扶澜沧县,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村民们的钱包鼓了起来,种植、养殖产业壮大了起来,日子逐渐好了起来。

朱有勇先进事迹介绍稿篇三

“澜沧县资源丰富,农民有大量的耕地和森林,但是怎样把这里的资源优势变成经济效益?这里的资源最适宜发展什么产业?”

带着这些问题,他走村串寨,研究田间地头的脱贫经。

五年如一日,朱有勇带领团队利用专业特长,科学制定了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发展措施,按下澜沧扶贫“快进键”。

20__年4月,“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扶贫工作站”在蒿枝坝组挂牌成立。

蒿枝坝组活动室成了一座“科技小院”。“这像是一个农民田间学校,在朱院士团队带领下,乡亲们一边种田一边学技术,树立了科技致富的观念。”竹塘乡党委书记黄镇说。

朱有勇不敢懈怠,“我们习惯了把论文写在纸上、发表在刊物上,现在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一家家农民富起来、一个个村寨脱贫!”

朱有勇先进事迹介绍稿篇四

12月2日,朱有勇荣获“时代楷模”称号。多年来,他研发的“遗传多样性控制水稻病害”技术,已在全国10省区市推广6000多万亩,荣获联合国粮农组织科研一等奖;他研发的“物种多样性控制作物病害”技术,已在国内外应用于3亿多亩旱地作物。这两项技术都可以减少60%的农药使用,并能增产20%~30%。

这是坚守初心的科研示范。

30多年来,朱有勇带领团队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不断创新突破,从利用物种多样性创建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技术体系,到如今把生境多样性研究应用在三七、冬季马铃薯、早熟葡萄、冬早蔬菜、柠檬等特色产业,每一项科研成果都让农民得到实惠。

有人说,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人类的衣食之源。而朱有勇总是难以割舍对土地的感情与牵挂。正如他所说:“我是农民的儿子,农民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

减农药控病害

遗传多样性研究世界难题

追溯世界农业历史,依赖化学农药控制作物病害不足百年。然而在几千年的传统农业生产中,农民靠什么控制病虫害?这是朱有勇的研究生导师段永嘉先生留下的“一道不会回答的考题”。为了解答这道题,朱有勇开始了数十年的科学探索之路。

作物品种单一化大面积种植易造成病虫害爆发流行,是世界农业生产的重大难题。如何既减少农药用量又控制病虫害?这个命题难倒了全球的农科专家。

人类的智慧往往从“问号”开始。如果换一种思路,在栽培上实现品种多样性,是否会简单一些?朱有勇在思考、在探索。

上世纪80年代,云南很多地方的水稻稻瘟病很严重。一次,正为稻瘟病防控之法苦苦思索的朱有勇出差路过石屏县,路边田野里一个奇异的现象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发现,有些稻田出现了稻瘟病,而另一些间栽了高矮不同两种水稻的田里患病现象很轻微。“难道稻瘟病的发病率与水稻间栽有关?带着疑问,朱有勇展开了近千次的试验研究。

然而,想要走通这条途径需要回答3个问题,一是能否控制病害?二是控制病害机理是什么?三是能否推广应用?

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攻克病虫害的“细节”慢慢勾勒出来,效果越来越明显了。经过30多年的研究,朱有勇和他的团队逐渐掌握了作物多样性是如何控制病害的科学原理。

20__年,朱有勇的研究成果以“水稻遗传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理论”为题,作为封面文章在《自然》杂志发表。如今,这项成果已大面积推广到了滇、黔、川、湘、赣等省份,及老挝、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天拉长、地拉宽、站好队、换好位。”为了能把这些复杂的机理简单化,让老百姓易懂,朱有勇把作物多样性抗病害的机理,编成了十二字简单的顺口溜。“其实就是改变播种节令,打破传统的农业结构;以前都是散种,现在排好队,科学地排列行距和株距;今年这里种这样,明年就种另外一样,利用植物间的相克相生减少病害,达到优质高产。”朱有勇笑着说。

推广间作套种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从引起作物病害发生的寄主品种、病菌和气象因子“三要素”入手,朱有勇摸清了控病的主要机理,并且在几万亩面积的田地也试验成功了。但能否推广到更大面积的田里,更大的范围?为此,他带领团队在传统技术基础上,进行了品种搭配、空间配置和时间优化的技术创新,发明了马铃薯间套玉米、玉米间套辣椒、烟套粮(豆)等一系列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新技术。

把成果奉献给大地,造福云岭千万农户,是朱有勇的心愿。20__年,朱有勇将生物多样性控病增产技术推广应用到昭通,为昭通市粮食生产开创了新的时代。种植玉米、马铃薯、蔬菜、蚕桑、烤烟等各类作物,试验示范马铃薯间套玉米、水稻多样性间栽、烟套豆类等多种间套种模式……间套种技术在昭通陆续推广开来。“我每次到昭通,都能感受到那里泥土的芳香,物种的呼吸,大地的律动,人民的欢笑。”朱有勇常常对他的团队成员这样说。

“每次来,他总是第一个下到地里,先是仔细查看作物长势及病虫害情况,然后再用铲子撬开土壤,看看土壤土质、肥力、墒情及农作物根系发育情况。”鲁甸县农技中心粮作站站长胡兴祥说道。“昭通是云南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朱有勇作物多样性控病增产新技术示范推广的主战场。”昭通市农业局副局长赵高慧介绍,在昭通推广新技术3年中,朱有勇教授团队近20__人次到昭通市开展生物多样性控病增产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工作。

自20__年以来,这一被国内外专家鉴定为处于国际同类研究前沿的技术成果,在云南、四川、重庆、贵州、陕西、甘肃等省(市)累计应用面积3亿多亩,降低马铃薯晚疫病、玉米大小斑病、玉米螟、魔芋软腐病等主要病虫害33.7%至62.1%,减少农药用量51.6%,促进粮食增产270余亿千克,农民增收300余亿元,为全球应用生物多样性促进粮食安全提供了成功范例,并被列为我省重大技术成果推广应用。

注入科研成果

促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眼下是今年冬季马铃薯种植的时节,连日来,在石屏县、建水县10万亩冬季马铃薯地里,村民们正忙碌着种下种薯,每一道工序都有条不紊地推进着。

“冬春季节,北京各地餐桌上的洋芋丝,5盘中有4盘是云南产的。”提起冬季马铃薯,朱有勇很自豪。“每年春节过后至5月中旬,国内市场都没有马铃薯鲜薯,云南发展冬季马铃薯可填补市场空白,提高产品效益。”朱有勇说,利用云南“冬无严寒”的特殊气候条件,避开降雨导致的病害多发期,种植冬季马铃薯。从20__年开始,朱有勇带领团队在云南种植冬季马铃薯,并迅速推广了1000多万亩。由于气候条件要求严格,可种植产地较少,因此冬季马铃薯鲜薯的价格是正季价格的5倍左右。种植冬季马铃薯逐渐发展成为山区农民的一大致富产业。

无独有偶。10月9日,在朱有勇的院士扶贫点,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大塘子村举行了林下有机三七竞卖。当天,闻讯赶来的商家现场激烈竞拍,最终以高价拍走刚挖出土的有机鲜三七。

“三七种植有个难题,就是种完一茬后,十几年都不能在这片土地上继续种植三七,农业上称这种现象为‘连作障碍’。”朱有勇说,半个多世纪以来,科学家不停地探索解决“连作障碍”的方法,但收效甚微。他表示,大肥、大水的高产栽培才是导致“连作障碍”的根本原因,因此必须改变生产方式。朱有勇带领团队模仿三七生长最适合的温度、光照条件以及水肥的需求条件,形成了一套克服连作障碍的人工仿生技术,20__年以来已在石林、寻甸、文山、澜沧等地示范应用,较好地解决了中药材种植中连作障碍难题。

近年来,朱有勇结合云南多样化的气候地理特点,将生境多样性研究成果“注入”特色农业中,葡萄“打伞”的避雨栽培技术,解决了我省葡萄成熟时节与雨季重叠导致减产的关键难题;他带领团队在香格里拉干冷河谷区建立葡萄优质高产化标准种植示范基地,推动打造世界级高端优质葡萄酒产业;带领团队实现红河谷柠檬黄龙病的生态防控……一步一个脚印地穿行在田野间,一滴滴汗水撒在农作物上,一份份实惠送到农民手中,朱有勇正用实际行动将一篇篇论文实实在在地写在云岭大地。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比写在纸上更有价值,看到自己的科技成果漫山遍野开花结果,心里的欣慰,是发表论文无法比的!”朱有勇常说。

朱有勇先进事迹介绍稿篇五

首先要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农民们应该种什么?

发展产业并非易事。前些年,澜沧县曾大规模推广种植核桃树,竹塘乡就种了7000亩。不料,核桃树长得挺好,但是挂果很少。

有企业找上门来,想种花椒。朱有勇左思右想,把企业劝退了,“中国花椒产地这么多,这里种有什么特别的优势?”

“既要用好我们的科技成果,也要和这里的自然资源结合。”朱有勇抓住这条主线,通过对气候、土壤、降雨等自然条件的科学分析,找到了一个突破口:这里具备发展冬季土豆和冬早蔬菜的优越条件。

冬季土豆十一、十二月播种,第二年三四月份收获。“这个时候能产新鲜土豆的地方很少,澜沧县可以成为全国最早上市的新鲜土豆产地之一,收购价格也比较高。”云南农业大学教师黄惠川开始向村民作介绍。

“一亩地,一百天,一万元。”专家们掰着指头给村民算账,村民将信将疑。

20__年冬天,扶贫队员找上村民刘金宝,动员他种冬季土豆。刘金宝嘴上答应,结果第二天就去地里撒了油菜种子。

朱有勇只好找到村组干部,一起在蒿枝坝组的100亩地里,搞起了示范种植。

20__年春天,示范基地迎来丰收。通过测产,最高亩产4.7吨,平均亩产3.3吨。按照每公斤3元的收购价,平均每亩土豆收益近万元。

消息传到刘金宝耳朵里,他决定拿出2亩地种土豆试试。再一年开春,他家地里长出了全村的“土豆王”,一颗足足重5斤。

到了20__年冬天,没等扶贫队员上门,刘金宝把自家10亩地全部种上了土豆。

这一年,澜沧县冬季土豆已推广种植3200多亩。

朱有勇先进事迹介绍稿篇六

今年11月11日,中国工程院澜沧院士专家科技扶贫班首届电商班开班。朱有勇在班上教授农民自己开网店,把大山中的优质农产品直接卖到消费者手中。他还设想引进区块链技术,解决中药材的全流程追溯问题。

“林下药材可以做成大产业,不仅是林下三七,还有重楼、黄精、石斛等。我们想摸索一套科学办法,让药材回归深山老林。”“我们希望以优质的药材原料,为中医药发展作一份贡献。”

一颗初心,始终跃动,正如他的入党誓言——

“团结广大群众,为大多数人谋利益。服从祖国的需要,把自己的知识贡献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为了这句誓言,1996年,朱有勇在悉尼大学完成了分子植物病理学有关项目研究,回到了云南农业大学:“宾馆再好不是家。我能回到祖国,为自己的家乡做事,比什么都有意义。”

为了这句誓言,20__年,刚刚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朱有勇向组织提出,希望继续专心搞科研,不再担任云南农业大学校长。

朱有勇科研成果丰硕,头衔众多,植物病理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教学名师等等,但他最喜欢的还是“农民院士”。

“脱贫攻坚带给乡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级干部群众才是真正的脱贫主力军。我是一个教书匠,更准确地说,我就是一个会种庄稼的农民。有幸参与了这个工作,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

“澜沧江边蒿枝坝,林下药材满山崖,生态有机三七花,人人见了人人夸……”蒿枝坝的村民,都喜欢唱朱有勇根据山歌编的这首《蒿枝坝的花儿开了》。

蒿枝坝村道路旁,遍布一种名为三角梅的植物。朱有勇在蒿枝坝扎根后,就引种了这种花。

他有一个想法——等闲下来,把自己和身边的人们在这场中国反贫困斗争伟大决战中历练并成长的故事写成一部小说,书名就叫:蒿枝坝的花儿红了。

朱有勇先进事迹介绍稿篇七

朱有勇,男,汉族,1955年11月生,云南省红河州个旧人,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首席教授,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朱有勇学农爱农为农,四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态度致力于科技扶贫并结出累累硕果,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知识分子的道义担当。

敢于“顶天”:问鼎《自然》封面文章

因为研究生导师段永嘉先生留的“一道不会回答的考题”——追溯世界农业历史,依赖化学农药控制病害不足百年,在几千年传统农业生产中,利用什么控制病虫害?朱有勇开始了数十年的科学探索之路。

单一品种大面积种植易造成病害流行,致使农药用量大幅增加,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粮食生产构成潜在危机。很多国外科学家提出通过基因、生物学、杂交等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但都因为技术难度太大,几乎没有成功的例子。上世纪八十年代,云南的稻瘟病很严重。在石屏县的一个村子里,朱有勇偶然发现栽种着不同水稻品种的田里稻瘟病很轻,而只种一个品种的田里病害却比较严重。难道“稻瘟病”的发病率高低与水稻不同品种间的间作有关?于是,他跳出品种概念,依托传统间套作技术,开始了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尝试。经过研究,他发现,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栽培技术,尤其是作物间作套种和林木混交等,体现了作物多样性的内涵,能减缓病虫害流行。此后的十多年里,他经过近千次试验进行确证并研究控病机理,建立了一系列作物多样性控病增产新技术,最终确证了作物多样性时空优化配置是有效控制病害的新途径。在20__年,这一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上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引起全球关注。

“遗传多样性控制水稻病害”技术在全国10省区市推广6000多万亩,荣获联合国粮农组织科研一等奖;“物种多样性控制作物病害”技术已在国内外应用于3亿多亩旱地作物。这两项技术都可以减少60%的农药使用,并能增产20%~30%。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确保中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甘于立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20__年,中国工程院开始结对帮扶澜沧县。作为年富力强的“60后”院士,定点扶贫的任务落在了朱有勇肩上。朱有勇院士带着团队驻扎在竹塘乡蒿枝坝,走进田间地头、深山密林开展实地调研。朱有勇院士团队紧紧抓住科技创新的利器,确定了“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帮助边境直过民族尽快脱贫致富。

朱有勇院士将冬季马铃薯优质高产新技术在这里落地。该技术充分能有效抑制病虫害,减少60%的农药用量,大幅度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同时落地的还有“院士公司 基地 农户”的“4”科学化、标准化、产业化扶贫模式,即院士、专家和公司抱团帮助农户解决技术、物资及销售方面的问题,农户专心学技术搞种植,大家齐心协力脱贫致富。20__年,在全县38个村寨示范3200多亩。冬季马铃薯在11、12月播种,翌年3、4月收获,澜沧将成为全国最早上市的鲜薯产区之一。冬季马铃薯平均亩产2.5-3.5吨,为每户增加收入2500元到7000元。

朱有勇院士在调研中发现澜沧县境内有大面积退耕还林的思茅松,林下经济大有文章可做。朱有勇院士又给澜沧带来了一项“能转化到土地里”的创新科研成果——林下有机三七技术。林下有机三七种植坚持“不准施用一粒化肥,不准使用一滴农药”的品质控制标准,让中药材回归山野林中,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有机三七,从生产过程保证了药材质量。该技术不占农用地,生产成本低,价格高效益好,为边疆民族地区探索出一条依托科技向绿水青山要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之路。林下有机三七预计每亩产量50公斤至80公斤(干重),村民每亩林下三七可收入5万元至15万元。

扶贫先扶智。朱有勇院士团队不仅为拉祜山寨带来了最新科技,也带来了“最强大脑”,在全国首创中国工程院科技扶贫技能实训班。院士专家直接为农户授课,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理论、教生产,手把手地在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种植,直至学懂学会。到目前为止,院士专家已培养了840名乡土人才,这些学员回乡以后为脱贫致富发挥了带头作用,变成一颗颗脱贫致富的“种子”洒遍澜沧大地,形成脱贫攻坚的“星火燎原”之势。

朱有勇心系一生钟爱的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教育事业,在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后,学校特别奖励他200万元。他用奖金设立云南农业大学“有勇奖学基金”,专门奖励品学兼有的学生和潜心研究的老师,鼓励学农爱农的师生踏实耕耘、奋发前行。

在学术界,朱有勇院士是公认的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研究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在农民眼中,他是一个最在行不过的庄稼好手,知农民冷暖、懂农民所想的贴心人;在学生眼中,他是一位学农爱农为农、令人敬佩的老师和关爱后辈的长者;在自己眼中,他说不过是一名农民教授。

朱有勇立足于平凡的岗位,根植土地,不忘初心,担当实干,书写了学农爱农为农,潜心服务“三农”奋斗篇章。

朱有勇先进事迹介绍稿篇八

在全国上下埋头苦干、万众一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之际,中央宣传部12月2日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朱有勇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

提到朱有勇,就不得不提起他20__年两会在人民大会堂向中外媒体推销土豆的场景,面对媒体的人大代表朱有勇难掩脸上流露出的激动和自豪,手里抓一颗硕大的土豆,向大家讲述他在西南边境科技扶贫的故事。普通土豆不过鸭蛋大小,而他指导村民种的土豆比鸵鸟蛋还大,重的一颗就有5斤。通过种植冬季土豆,边陲村寨里村民的冬闲田变成了高产田、脱贫田,靠着这颗“神奇土豆”,贫困山区的村民实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

出身农家的朱有勇在曾经下乡插队的劳动中,体会到了因农作物病虫害带给农民和农业生产的苦难,后来的他考上云南农业大学,通过刻苦钻研农业科技,成为了农业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靠着长达20多年扎根冷门领域的研究,他成为了国际知名的植物病理专家,为世界粮食安全生产做出了杰出贡献。

拳拳赤子心,殷殷报国情。就在20__年,已经功成名就的朱院士在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去最艰苦的地方扶贫。出身农家的他深知农村条件的艰苦,但是他毫不退缩,从昆明驱车14小时驶入西南边境的贫困山村,扑下身来,用自己的毕生所学助力祖国的脱贫攻坚大计。

扶贫必先扶智,治贫必先治愚。在这块素质贫困的边境山村,朱有勇和村民们同吃同住,学习说拉祜语,带领他的团队一次次深入山野林间、用双脚走遍深山密林,为村民选择适合种植土豆的冬闲田,在冬季缺少蔬菜的季节种植出熟期早、薯形好、个大光滑、口感好的“神奇土豆”,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让村民种上一亩即可脱贫,种上两亩直奔小康。至此,“神奇土豆”在朱院士的手里发挥出了巨大的魔力。

助力贫困地区群众脱贫只是第一步,保证村民不再返贫才是扶贫攻坚的长久之策。为此,朱院士决定亲自开办技能培训班,免费吃住,免费学习,他带领着他的农民学员一起犁地、播种,享受丰收的喜悦。这个培训班不仅教授种植土豆,还教授蔬菜种植、茶叶种植、林业、畜牧业等多种适合在林间山区开展的致富产业。在他和他的团队的精准扶贫下,朱院士用他的实际行动将科研论文写在了祖国的西南边境脱贫攻坚主战场,用科技扶贫的丰硕成果谱写了一曲时代赞歌。

大山无言,一石一砾皆是见证。5年的时间,这位年过60、活力四射的“农民院士”,用“神奇土豆”将一片片常年闲置的农田变成了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用科技扶贫的力量帮扶了我们祖国最需要帮扶的贫困群众。朱院士的双脚沾满了山野林间的泥土,汗水挥洒在脱贫攻坚战的战场,书写的脱贫传奇在远山之外续写。朱有勇的事迹启示我们,树立“以国家之务为己任”的志向,怀揣一颗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发光发热,用自己的生动实践书写出无愧时代、无愧历史的人生答卷。

朱有勇先进事迹介绍稿篇九

朱有勇,奋斗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农民院士”!12月2日晚上9时,他的先进事迹发布后,引起云南省高校、科研院所广大干部职工和师生的强烈反响和热情点赞。大家纷纷表示,向“时代楷模”致敬!向朱院士学习!坚守初心,勇担强农兴农使命,为云南省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应用的贡献。

学榜样,增添前进动力

“他是农民教授,亦是农民院士,把农民装在心里,把学问种在田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他牢记初心和使命,以共产党人的担当和攻坚精神,助力云南人民脱贫致富,在云岭大地上唱响了脱贫攻坚的时代最强音。”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黄风感慨地说,朱有勇院士是我辈之楷模,是祖国之荣光。

“新时期的农业科学家是什么样的?朱有勇院士用他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言行给出了响亮回答。”昆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二大班的黄胄表示,要将朱有勇院士精神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不断传承和发扬光大,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一起学时代楷模,做优秀青年。

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杨俊涛说:“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向朱有勇院士学习,增强自己的道德责任感,努力成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积极、最活跃、最充分的青年先进代表。”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杨舒涵认为,朱有勇院士的先进事迹深刻诠释了科学家、科学成果应该如何为人民服务,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优质、可行的思路和方法。作为青年学者,一定要用行动示范解决顽疾,而非只是对老百姓纸上谈兵,务必戒除功利之心服务人民,未来的路,怀揣敬仰,踏实前行。

“朱有勇院士把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云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寸亚玲表示,将以朱院士为榜样,继续立足本职,开拓进取,用自己的光和热照亮他人。

云南农职学院园艺技术二班学生李昊表示,朱有勇院士的先进事迹极大鼓舞了农业院校的学生,未来一定要努力掌握好专业知识,把青年学子的青春汗水和报国之志写在大地上。

“观看完朱院士的事迹后,我脑海中最先浮现的一个词就是‘无私’,他用自己的一身绝技造福一方百姓,不图名不图利,他常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比写在纸上更有价值,看到自己的科技成果漫山遍野开花结果,心里的欣慰,是发表论文无法比的!”云南中医院大学党委宣传部陈楠提出,作为高校的一名工作者,应当做到心中有责任、肩上有担当、身上有功夫,守正创新、积极作为,积极投身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去。

朱有勇先进事迹介绍稿篇十

朱有勇没有躺在功劳簿上,他选择投身新战场——

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20__年贫困发生率仍然高达41%。这一年,中国工程院结对帮扶澜沧县。谁来牵头挑起重担呢?时年60岁的朱有勇主动请缨:“我年轻,我来干!”

说干就干,朱有勇把院士专家工作站建在了澜沧县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组,带领团队一竿子插到底,在这个寨子扎下根,一待就是五年。

倡导种冬季土豆,农民刚开始不积极,他跟村组干部搞起了示范种植;考察三七基地的路上,车子陷进了泥坑,他第一个下去推车,任凭泥巴溅了一身;寻找水源时,他拄着拐杖穿行在雨后湿滑的山坡,一路上跌了三跤……

驻村扶贫,迷彩服就是朱有勇的“作战服”。他要求参加院士指导班的学员都要穿上迷彩服,因为这样可以一扫长期贫困滋生的萎靡气息,激发起奋斗的姿态来。

种出五斤重的“神奇土豆”,种出药企抢着买的“有机三七”,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把“冬闲田”变“致富田”,老百姓的评价,就是朱有勇脱贫战线上的口碑。

一句承诺,映照一位共产党人的一辈子

1955年,朱有勇出生在个旧市一个农村家庭。

他经历过艰难困苦的年代,对贫穷和饥饿的记忆刻骨铭心。“农民种地很辛苦,但再怎么拼命干活,种的粮食仍吃不饱。”他甚至做梦,一个玉米秆上结出五六个棒子,一株植物上面结西红柿、下面长土豆,这样大家就能吃饱了。

朱有勇先进事迹介绍稿篇十一

学习纪兰精神,一是要学习申纪兰同志立场坚定的政治素养。申纪兰同志常说的一句话:“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我就是要把一切献给党,申纪兰同志,听党的话。”她把所有的荣誉归功于党,坚定不移地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体现了一个党员干部的最高境界和水平。

学习纪兰精神,二是要学习申纪兰同志心系人民群众的公仆情怀。只有时时处处心里装着人民群众,不忘记人民群众,才能真正实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申纪兰虽然身处高官,但没有忘记过父老乡亲,只要对群众有利的事情,不管多么微小,都要去做一做,不懈的努力为群众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习纪兰精神,三是要学习申纪兰同志廉洁奉公的优秀品质。申纪兰同志既是全国着名劳模,又担任过多个领导职务。知名度大了,但她为人民立新功的思想没有变;地位高了,但她共产党员的本色没有变;环境换了,但她廉洁奉公的意识没有变。无论在哪个岗位,她都自觉遵守党纪国法,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清正廉洁的各项规定,讲操守、重品行,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境界。村里创办“纪兰饮料公司”,她说只要规规矩矩经营,老老实实纳税,对村民增收有利,她的名字可以用。有人想借她的名气搞歪门邪道,她说“给个金山也不干”,坚决予以回绝。村民要给她塑铜像,她说铜像金像不如老百姓心中的好形象。她就是这样,以实际行动在人民群众心中塑起了一个真正党员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

学习纪兰精神,四是要学习申纪兰同志奋力开拓的创新精神。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们更应该解放思想,勇于改革,一切从实际出发,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推进工作。

学习纪兰精神,五是要学习申纪兰同志艰苦朴素的良好作风。申纪兰同志始终保持着劳动人民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本色,生活上十分节俭,工作中反对铺张浪费,坚持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近年来村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不少人住上了楼房,现代化家具一应俱全,而她时刻惦念着那些困难群众,一直居住在简陋老屋,家里的摆设也是几十年前的。她外出开会或为群众办事,坚持不领补助,不报销差旅费。市里给她配的小汽车她很少使用。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这种艰苦朴素的作风,尤为难能可贵,深得群众赞誉。

通过学习申纪兰的事迹和精神给我以强大的感染力和感召力,我表示要学习申纪兰同志心系群众的公仆情怀、艰苦朴素的良好作风、淡泊名利的奉献意识、奋力开拓的创新精神以及她廉洁奉公的优秀品质,从自我做起,从自身岗位做起,从日常小事做起,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转变工作作风,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朱有勇先进事迹介绍稿篇十二

如今,走在城市的大街上,徜徉在乡村的阡陌间,人们呼吸着自由的空气,享受着公平正义的社会给自己带来的福利。每个人,不论性别如何,都能享受发展带来的机遇,获取劳动创造的收益,拥有奋斗得来的幸福。

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社会,并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解放前,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是压在妇女身上的一座大山。这种落后观念剥夺了妇女的自由,打压着妇女的社会地位,让中国妇女们不能和男人一样被平等对待。

那时,在申纪兰的家乡,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有一句流传甚久的说法——“好男走到县,好女走到院”。每次想起这个说法的时候,申纪兰都很生气。

“旧社会呀,不把妇女当人。妇女只能到院里头,男人就高一步了,就能到县里头。你说这话能有道理吗?我就不服气。”

1951年,正值解放初,西沟村成立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申纪兰被选为副社长。当时社里劳动力短缺,社长李顺达鼓励申纪兰发动妇女下地劳动。

“动员妇女真难呀!”回想刚开始那段时间,申纪兰非常感慨。那年才20出头的她,很快召开了农业社妇女大会,动员村里妇女下地干活。可是到会的还不到一半人,就连那些过去妇救会的积极分子很多人都打了退堂鼓。申纪兰只好挨家挨户去说服。不仅男人们不支持,就连妇女们也觉得出来劳动不如在家看孩子给男人做饭,工作进行得很艰难。

突破口的打开,始于一位叫李二妞的村妇的改变。

李二妞是村里出了名的“不出门”,手脚慢不说,对村里的事情也没什么热心。要是能让李二妞下地,其他人的工作就好做了。想到这,申纪兰起身去了李二妞家。

“刚进她家,我就问:‘家里有人吗?’李二妞在里头说:‘没人。’”回忆到这里,申纪兰叹了口气,“你说明明她就是个人,她还说没人,以前的妇女就是这,只要男人不在家,就当自家没人。妇女在家里没地位,在社会上能有地位?”

刚开始,对于申纪兰要自己下地这件事,李二妞是很抗拒的。

“你进步,你去下地。我活了半辈子,死了就是一辈子,解放不解放吧,无所谓。”

申纪兰急了:“他爹(李二妞丈夫)瞧不起你,你能怨谁?你要劳动了,就能挣上工分,多劳动多挣工分,想换件新衣裳就换,不用靠他爹!”

第二天,李二妞真的扛个锄头下地了。原来妇女们都不相信她能来,一看连她都来了,全村妇女也就都下地了。

然而,即便人都来了,积极性还是不高。

“我黑来(方言:夜里)就想,妇女们不想出来,除了男人们阻拦之外,觉得挣不了几个工分也是个重要原因。”当时,妇女都下地了,可是挣的工分还是“老5分”。那时候10分算一个劳动力,两个妇女只能算一个男劳力,所以妇女只能记5分,这按性别划分的不公道的计分方式,让妇女们没什么干活的劲头。

只有男女同工同酬,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申纪兰决定在村里组织妇女和男人比赛。

“理不辩不明!同工同酬为个甚?是说妇女有能力,也能干男人的活儿!要想挣10工分,就要跟男人们比一比,跟他都干一样的活,看谁干得好!”

以在地里撒肥为例,以前都是妇女们装肥,男人们撒肥。撒肥是个技术活,不容易撒匀,申纪兰和妇女们下定决心要在这里跟男人们比一比。他们各要了一块同样大小的地,比谁能先撒完,并且撒得又快又好。要赢在体力和经验上有优势的男人,关键在于使巧劲。在申纪兰的带领下,女人们先把地划成行,然后一行一行地撒肥,撒进去的肥料又匀又实。不到晌午,女人们就干完了自己的地。

反观男人们,他们是干一干,歇一歇,抽袋烟,到晌午也没干完。一看妇女干完了,他们有些后悔,后悔不该抽那几袋烟。回忆到这儿,申纪兰笑着说:“妇女们不吸烟,不耽误功夫。”第一次,女人们挣到了10个工分,和男人一样多。

就这样,男女同工同酬,在这个中国太行山脚下的小山村里率先实现。申纪兰也因此当上了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回想过去,申纪兰用无比坚定的话表达了自己的决心:“我带领妇女争同工同酬,就是这个决心,为妇女争口气!人家都说妇女是半边天,我们就要为‘半边天’争光,争气!要是妇女不给妇女争光,你代表什么妇女!”

朱有勇先进事迹介绍稿篇十三

8月10日,台风突袭,因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时,途遇山体塌方,我们的好同事、好战友李夏被泥石流夺去了年轻宝贵的生命。

李夏同志理想信念坚定,心里始终装着入党誓言,不畏艰难,于生命之不顾,用以身许党许国许人民的铮铮誓言,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李夏同志与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危急时刻,奋勇向前,展现出舍己为人,不负人民的为民情怀,用生命镌刻出无悔青春。

李夏同志作风硬朗,真抓实干,从事纪检监察工作以来,快查快处问题线索80多件,聚焦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开展专项清理和治理,追缴违规违纪资金2万多元,用忠于职守的硬实作风,诠释了一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的忠诚、干净、担当的优秀品格。

李夏同志走了,但他的英雄事迹始终在我的脑海里涌现,他以身许党许国许人民的英雄气概,教育我们要时刻牢记入党誓词,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做一个忠诚的纪检监察干部。

他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格尽职守的优良作风,激励着我们纪检监察干部要聚焦主业主责,学而思罔,开动脑筋,不断创新监督方式,提升执纪水平。以锲而不舍的决心,查处群众身边的微腐败,整治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信访领域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以务实的作风回应群众诉求。

他心系群众,不负人民的为民情怀激励我们纪检监察干部,当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洪劳灾害、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威胁时,要敢于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全力以赴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群众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他始终把群众诉求放在第一位,主动深入村组户,解决群众的操心事、愁心事,他这种群众利益至上的服务理念,引领我们纪检监察干部要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真心服务,为民谋利,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求,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回应群众、取信于民。

李夏走了,但他微信个性签名“初心不因来路迢遥而改变,使命不因风雨坎坷而淡忘”的光彩人生写照,激励我们纪检监察干部要把楷模的不朽精神植深内心,转化为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际行动,在服务于城市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创建文明城市等中心工作中,找差距,抓落实,用忠诚信守誓言,用尽责任展现实干,用担当践行诺言。

朱有勇先进事迹介绍稿篇十四

从20__年初至今,乡干部王毅总结自己的工作,离不开一个“劝”字。这几天最要紧的事,就是劝乡里的群众转移,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王毅所在的长沙乡,位于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的一个江心洲上,四面环水。当前长江干流安徽段水位全线超警,部分江心洲面临的防洪形势十分严峻。

“省防指14号晚上发出命令,要求尽快完成人员撤离任务。”王毅说,长沙乡在这个命令发出前就完成撤离了。

7月14日中午,长沙乡政府的大喇叭不间断地播放要求村民撤离的通告。

“和老乡们闲聊,他们开玩笑说,今年住在江心洲的人不容易,年初疫情严重的时候要求居家尽量不外出,现在要求不能留在家里。”王毅说,不管是劝留还是劝走,都需要耐心细致做工作。

“特别是这次转移,一些老人舍不得家里养的畜禽、种的庄稼。”王毅说,这还不是最让他和同事们挠头的事,“还有的村民把自己反锁在家里,跟我们‘捉迷藏’,工作不细就有可能漏掉。”

长沙乡户籍人口超过6000人,常住人口20__多人。目前除了留在乡里参与防汛抢险的200多人,其他村民已全部转移安置。

这半年,从抗疫到抗洪,王毅很少有时间回在市区的家,“最近一次是端午节,回家待了两天。”王毅说,回去抱两岁半的儿子,小家伙有点认生,喊着要妈妈,“说实话,有点难过。”

现在是防汛最吃劲的时候,14日乡里的圩堤出现了一处很大的管涌,100多人奋战10多个小时才化解险情。身为乡里党政办主任的王毅,上传下达的事很多,每次和家人联系,他都只用微信,“不能打电话,万一有紧急通知,我这占线不得了。”

王毅说,群众工作难做,但讲究方式方法,把道理说通了,也好做。王毅说这些的时候,很老到的样子,但其实他才29岁,到乡里工作不足3年。

“我觉得最大的道理,就是生命至上,不管是劝留还是劝走,都是为了保护人的安全。”王毅说。

14日夜里11点,记者发了一条微信给王毅,问他晚上有没有和儿子视频。凌晨两点半,王毅回复“没有,在值班巡逻”。

朱有勇先进事迹介绍稿篇十五

暴雨来袭,清涧灾情告急!

进入7月份以来,清涧县连续遭受强降雨袭击,暴雨引发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和局地山体滑坡,清涧县所有乡镇受灾,城乡居民财产、市政设施、交通道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遭受严重损毁,初步统计造成直接损失7.17亿元。红枣一直是清涧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7月上旬正值红枣开花坐果期,连续强降雨造成全县50万亩红枣盛果林落果达3成以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亿元以上……

面对罕见灾情,清涧县委、县政府组织县直各部门全力配合各乡镇做好抢险救灾工作,数万名干部群众团结拼搏、众志成城,形成了一道抗灾害、保民生的坚实屏障。

汛期来临之际,清涧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防汛工作专题会议,强调“一定要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要确保人民群众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灾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抢险救灾工作会议,针对隐患地段的抢修措施进行专题研究。同时,成立了13个排查工作组,对全县重点区域安全隐患进行拉网式排查,并组织抢修受毁公路、通讯和供电供水设备,确保公路、通讯畅通和供水、供电安全。

在史无前例的灾害面前,清涧能够无一人伤亡,与该县在塌方、滑坡等自然灾害来临前坚决执行“三个必须”紧密相关:即所有靠山窑洞内的居民必须全部搬走,所有存在地质灾害安全隐患地段的居民必须全部搬走,所有低洼地段的居民必须全部搬走。该县及时转移安置居民7000多人。并对撤离群众原住房屋、窑洞采取加贴封条、替换门锁、停水停电等措施,并安排专人进行严格监管,严禁心存侥幸的群众返回居住。

回忆起7月14日窑洞被掩埋的情景,清涧县双庙河乡贺家畔村的白家和感到十分庆幸。7月14日,乡干部们在贺家畔村排查中发现,白家和家的窑洞存在山体滑坡隐患。乡干部们反复劝说白家和夫妇撤离,但白家和坚决不愿意撤离。工作人员经过短暂商量后,强制他撤离到贺家畔村学校居住。仅仅撤离出来两个多小时后,白家和家窑洞边发生了严重的山体滑坡。安然无恙的白家和感激地说:“是乡政府干部救了我全家人的命”!

灾难给人的痛楚是刻骨铭心的。但在防汛救灾过程中,感动、真情随处可见。清涧县在防汛救灾中凝聚的正能量不断涌现。

7月25日清晨,清涧县再次遭受强降雨突袭。该县城管局当即组织三路救助队,分别来到隐患存留的东门湾、西沟贬、赤土沟等三个村。在西沟贬村旁210国道上,淤泥越积越多,顷刻间堵住了路边的下水口。城管局副局长韩龙在如注的雨水中,用钢筋捅,用铁锨铲,用手刨,最后爬到桥头找出水口后自己累得都快站立不住了……两小时后,该段路上下出水口全部贯通。

清涧县设立了石台寺小学和师家园则小学作为撤离群众的临时集中安置点。受灾群众陈彦斌说:“乡政府给发了新被褥,还发了200元临时生活补助。”

据介绍,为安全度汛,清涧县还专门下发了300万元的防汛专项资金,目前,窑洞坍塌住户每户得到500元补助,因灾难撤出住所的得到200元补助。

朱有勇先进事迹介绍稿篇十六

自6月中下旬开始,四川各地持续遭受暴雨袭击。面对猝不及防的自然灾害,四川各地党员干部身先士卒,成为与灾害抗争的主力军、群众依靠的主心骨。

7月5日,绵阳市遭受持续暴雨袭击,部分区域在不足15个小时内降雨量超过230毫米。灾情就是命令,绵阳党员干部迅速行动,立即奔赴抗灾、转移安置群众的第一线。

绵阳市涪城区石洞乡党委政府组织乡村干部70余人,发动群众400余人,挨家挨户排查险情,迅速转移安置群众65人。在关帝镇,镇党委政府组织乡村干部、民兵排水抢险,不眠不休,将损失降到最小。在玉皇镇,暴雨警报一拉响,全体党员干部就奔赴一线,组建党员防汛应急抢险队,24小时值守,重点把控水库、塘堰、土坯房、危旧房、在建工地等,每隔4小时就排查一次险情。暴雨刚歇,玉皇镇副镇长谢斌便带领20名党员干部深入村社,清理道路,扶植树木,并帮助村民清理排洪沟。

党员干部的付出,让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鼓舞了群众的信心。玉皇镇鲜家坝村村民王翠兰说:“党员干部带头,我们一起使劲把洪水冲毁的路修好,把家重新建起来。”

党员干部带头,重建家园就有希望,党员干部在,群众心里就踏实。经历汶川特大地震、芦山大地震等自然灾害考验的四川党员干部更知道自己在大灾面前的责任。他们自觉把抢险救灾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主战场,把鲜红的党旗插在抢险救灾第一线,全力以赴做好抢险救灾工作。

6月24日,四川茂县叠溪镇新磨村发生山体高位垮塌。四川省立即启动自然灾害一级救灾应急响应,省州县党委坚强领导、靠前指挥,各方救援力量立即赶赴灾区。

叠溪镇党委组织党员干部第一时间赶到受灾现场,辖区内7个村党支部迅速集结党员抢险突击队。茂县“叠海羌山”志愿服务队火速集结,太平、松坪沟、石大关等相邻乡镇党组织紧急组织党员突击队,投入抢险救灾工作。白腊等16个相邻村党员突击队,与时间赛跑,努力在乱石中寻找幸存的邻里乡亲,搜寻生命迹象。后续到达的党员突击队,在当地党委统一组织下组建小分队,维护现场秩序,排查次生灾害隐患,耐心细致做好受灾群众安抚、失联人员核实等工作。

汶川等生命通道沿线上的基层党组织自发组织党员组建巡逻巡查队,协助交通部门疏散生命通道,确保受伤人员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救治。同时,四川全省农村基层党组织组建党员巡逻巡查队,逐一排查地质灾害隐患。

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一位位普通党员冲锋在前。茂县松坪沟乡岩窝村党支部书记何春兰,得知灾情后立刻和丈夫带着绳子赶到现场,带着村里陆续赶来的30多个村民,用绳子拉石头,努力进行救援;太平乡胡尔村党支部书记黄开国,组织党员干部成立29人的应急分队,第一时间到达救灾现场协助开展搜救,连续奋战多天。在新磨村长大的茂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赵秀刚14名亲人失联,茂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辅警王斌4名亲人失联,他们强忍悲痛始终值守在一线,保障救灾“生命线”畅通。

党组织在任何时候、任何困难面前都不会垮掉。新磨村党支部书记苟伯刚失联后,有着17年党龄的老支书颜顺伦临危受命,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成为受灾群众的主心骨,安排撤离、协助搜救。颜顺伦说:“一定要把大家团结起来,战胜灾难!”正是因为他们耐心细致的工作和超常的付出,获得了群众的理解、支持。受灾群众说:“党员干部在,我们心里就踏实!”

在抗洪救灾的关键时刻,四川省委组织部及时下发《关于全省组织系统切实做好当前防汛减灾有关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全省组织系统讲政治讲大局,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有效动员、组织和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做好防汛减灾等工作。全省各级党员干部主动作为,将对群众的承诺践行在不舍昼夜的工作里,写在抗洪救灾、重建家园的一线。


推荐访问:先进事迹 介绍 朱有勇 朱有勇先进事迹介绍稿(十六篇) 2023年朱有勇先进事迹介绍稿(十六篇) 朱有勇先进事迹简介

热门排行

参加核酸采样工作心得5篇

参加核酸采样工作心得5篇参加核酸采样工作心得篇1新一轮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市人民猝手不及

援藏干部表态发言多篇 援藏工作心得的精简句子

援藏干部表态发言目录第一篇:援藏干部座谈会上的发言第二篇:在全县干部大会上的表态发言第三篇:在干部大会上的表态发言第四篇:挂职干部表态发言第五篇:选派...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读书报告15篇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读书报告15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

2024现实表现情况14篇

现实表现情况本人通过学习、查摆、对照,并充分认识到,“四风”问题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严重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四风”问题是当前人民群众深恶...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表态发言

同志们:刚才,**同志就做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工作作了动员讲话,我们将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到位。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落实省第十一次党...

2023年成人高考作文万能套用(3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学习笔记4篇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学习笔记4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学习笔记篇1不忘初心

2024政治生态研判分析报告3篇【优秀范文】

政治生态研判分析报告根据县纪委、县监察委员会的相关工作要求,对20xx年县自然资源局的政治生态分析报告如下:1、基本信息县自然资源局是在原县国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题测试参考答案 乡村振兴项目实施

当前位置:文档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题测试参考答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题测试参考答案《乡村振兴战略》在线测试题级答案欧阳学文1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

2024年换届当选支部书记表态发言14篇

换届当选支部书记表态发言新当选总支书记表态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在党委的支持和关心下,师宗联社机关党总支今天正式成立了,在此我代表新当选的党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