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子猫文秘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初一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 来源:网友投稿

初一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第1篇【原始的农耕生活】原始居民地域距今时间生产工具房子畜牧手工业河姆渡居民长江流域约七千年磨制石器耒耜干栏式家畜纺织陶器半坡居民黄河流域约五六千年磨制石器骨箭头半地穴式猪狗纺织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上册历史复习提纲,供大家参考。

初一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初一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1篇

【原始的农耕生活】

原始居民地域距今时间生产工具房子畜牧手工业

河姆渡居民长江流域约七千年磨制石器耒耜干栏式家畜纺织陶器

半坡居民黄河流域约五六千年磨制石器骨箭头半地穴式猪狗纺织彩陶

1、我国较早种植粟的是半坡居民2、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是河姆渡居民

3、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源于半坡彩陶3、河姆渡原始居民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

半坡原始居民用石刀收割庄稼,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华夏之祖】

炎黄部落联盟→华夏族→汉族→中华民族

黄帝→人文初祖

1、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禹时期

2、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

3、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叫“禅让”制。首先实施该制度的是尧推选舜为继承人,结束该制度的是禹。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遗址在云南省元谋县(位于长江流域)。元谋人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北京人遗址在北京周口店,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还保留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北京人过着群居的生活,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会人工取火,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的技术,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山顶洞人,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打破彩陶之谜】

陶器产生的历史条件:

陶器是伴随着农业生产的形成而发明的,距今大约七千年。而农业大约是在距今一万多年前开始出现的。在农业生产出现之前,人类的远古祖先靠原始的狩猎、采集维持生活。由于所获食物的有限,一般都是随即消费掉了,很少需要贮存;贮存容器多由大自然中的植物枝条或较大些的果实硬壳加工、编制而成。农业生产开始出现以后,一方面所获取的食物多了,需要贮存多余部分以备无收获的季节食用;另一方面,植物的种子也需要贮存保留至来年再种;再者,要防止自然界其他动物、虫类对贮存食物、种子等的危害,原先的那些容器显然已不能满足这种需要。因此,陶器的出现是必然的,它是农耕生产的伴随物。

陶器的发明与火的利用,是与人们对于粘土的认识分不开的。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远古祖先们逐渐发现,被水浸湿后的粘土会变得硬结起来,如再经火烧烤,则会变得更加坚硬,且火烧时间越长、火力能达到的程度越高,粘土的坚硬程度就越高。这时候的粘土,即使再泡进水里,也不会松散或变软,且再不会回复到粘土的原本形态。因此,陶器的发明是人类远祖认识火和粘土的性质、作用的结果。

彩陶,顾名思义,就是表面有彩绘装饰图案的陶器。它分为彩陶和彩绘陶两种。彩陶是在陶坯上直接绘制图案,然后入窑烧制的,其特点是彩绘图案可经久不脱;彩绘陶则是将花纹图案绘制在烧成后的陶器表面,其缺陷是图案花纹容易剥落。彩陶的制作:

彩陶的制作,主要有几个环节:挖陶窑、制陶坯、烧制。

当时的陶窑主要有两种形式:横穴窑、竖穴窑。它们的面积一般不大,大型陶器一次只能烧制一只,小型的一般一次也只能烧几只到十几只。

彩陶的坯子一般是手工制成,具体有两种方式:小型的器物大多直接用手捏塑的方法制成陶坯,比较大型的器物用泥条圈叠筑法或泥条回旋盘筑法。前者是先把经过充分搅拌、揉捏的粘土搓成泥条,然后把泥条做成一个个圆形泥圈,再把泥圈一个接一个地迭起来,制成坯子;后者是把一根泥条回旋盘成陶坯的雏形。到原始社会末期,随着制陶技术的不断发展、改进,陶器的制作也开始采用轮制法。这样制成的陶器厚薄均匀、外形美观。

初步成型的陶坯在稍稍晾干后,要用光滑的石子或其他一些光滑坚硬的工具对它的表面进行压磨,以使之缜密平整。

初一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2篇

1、及时巩固训练。学完新课后的集中练习是能巩固强化记忆,提高分析能力。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所以学完的知识要及时复习,根据记忆的规律,以往总是先快后慢,及时复习巩固,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2、总体复习。历史学科是一张规律性强,线索脉络清晰的知识网,把握住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抓住关键以点带面,历史课的学习及总复习便会化难为易。

横向联系的学习方法既要体现在总复习中,也应贯穿于每一节课的学习训练过程中。老师每讲到一个可以类比的历史知识时,大家可以跟着老师的提示回忆所学的相同、类似的历史知识,然后加以分析对比,把类似的历史知识归纳到同一条记忆链条中去。

纵向联系即把同类项的历史问题跨越章节界限,瞻前顾后,一线贯穿。

初一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3篇

北京人:制造工具、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群居;山顶洞人:打制石器、人工火、磨光钻孔技术、爱美;长江流域——河姆渡人(杆栏式房屋、磨制石器、黑陶、水稻),黄河流域——半坡人(半地穴房屋、彩陶、粟);炎帝与黄帝的传说

禹建立夏朝,世袭制替代禅让制;殷商:甲骨文与青铜器(后母戊鼎);西周:分封制

春秋五霸: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兼并战争(桂陵、马陵、长平)、铁器

老子:道家、辩证法、清静无为;孔子:教育家(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思想家(仁)、学者(六经)

百家争鸣局面

秦的统一: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筑长城拓南疆;秦的灭亡:陈胜吴广大法泽乡起义;楚汉之争(刘邦项羽)

汉武帝的大一统(思想上、政治上、军事上、财政上)

张骞通西域与丝绸之路的开辟:西域: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张骞受汉武帝的委托,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这是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

东汉杜诗发明水排(水力鼓风冶铁工具)、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华佗麻沸散与五禽戏、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佛教西汉时由印度传入中原,道教东汉时在本土兴起, 司马迁《史记》

曹操统一北方:官渡之战(200年,VS袁绍,以少胜多);三国鼎立局面的奠定:赤壁之战(208,曹操VS孙刘联军);三国(魏-220-曹丕、蜀-221-刘备、吴-222-孙权)

江南的开发:魏晋南北朝时期;国之根本,仰给东南——南宋(占城稻、制瓷、交子与会子、市舶司)

民族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学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通婚;汉人食胡饼等

南朝祖冲之与圆周率、北朝贾思勰与《齐民要术》、魏晋书圣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隋的统一、隋朝大运河(12345沟通南北交通)、隋炀帝(营建东都、巡游、征高丽)

盛唐气象:政治上: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女皇武则天;经济上:繁盛的长安城;民族关系:天可汗;对外交往繁盛(玄奘西游、鉴真东渡);文化上: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书法

北宋、辽、西夏的并立:北宋靖康之变(1127)、岳飞抗金;宋代商业繁荣(瓦子)、节日(元旦、元宵、端午、中秋)、宋词(婉约与豪放派)与元曲、司马光《资治通鉴》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活字印刷术(北宋毕昇)、指南针运用于航海、火药运用于军事。

元朝的统一:行省制度、宣政院(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区域)、民族融合——回族、闻名世界的元大都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代(废丞相、厂卫制度、八股取士)、清代(军机处、文字狱);盛世与危机:康乾盛世、闭关锁国,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明朝和清朝前期的对外关系:明成祖时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民族关系:清朝对的管理——赐封__和班禅、雍正时设驻藏大臣、乾隆时实行“金瓶掣签制”

明清文化:李时珍《本草纲目》“东方医学巨典”、宋应星《天工开物》“17世纪中国工艺百科全书”、《永乐大典》与《四库全书》、小说: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

初一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4篇

   ★第一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我国最早的人类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北京人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猿的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

山顶洞人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

★第二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河姆渡的原始农耕1、时间:距今约七千年;2、生活地区:长江流域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1、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2、生活地区:黄河流域

大汶口原始居民1、时间:距今约四、五千年;2、地区:黄河流域

★第三课 华夏之祖

华夏之祖黄帝和炎帝,

人文初祖——黄帝(原因:四发明)

尧舜禹的“禅让”三

夏朝建立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

约公元前20XX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

★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夏朝的兴衰禹死后,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启,使世袭制度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西周的分封制目的: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第五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造型雄伟)和四羊方尊(造型精美)。

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那里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的瞩目。

★第六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春秋争霸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令,逐步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城濮大战后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百年后,楚庄王做了中原霸主。

战国七雄战国七雄按东南西北到中间的顺序排列为齐、楚、秦、燕、赵、魏、韩。

发生于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决定性战役是长平之战。长平之战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国。

★第七课 大变革的时代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制度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制度的形成时期。

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牛耕。牛耕:最迟春秋末年使用,战国推广。铁农具:春秋出现,战国推广。

著名的都江堰战国时期,李冰为秦国修筑的都江堰是举世闻名的防洪灌溉工程。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商鞅变法时间、地点:公元前356年,秦国。

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第八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第九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孔子是春秋晚期人,其言论记录在《论语》中,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 ,教育上提出: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论语》由孔子弟子整理编写。

老子是春秋晚期人,其学说记录在《道德经》中,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道德经》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 。

墨子是战国时期人,主张 “兼爱”、“非攻”,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支持正义战争。

孟子是战国人,认为“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主张“仁政”治国,轻徭薄赋,强调保护环境。

韩非是战国末期人,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制。

孙武是春秋晚期人,著有《孙子兵法》一书,其军事思想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第十课 “秦王扫六合”

秦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灭六国时间: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

秦朝建立:前221年,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

(1)目的:为了加强统治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2)最高统治者是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

(3)地方推行郡县制度。(县制起源于商鞅变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政治上: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使用圆开方孔铜钱)、度量衡。

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

思想上:焚书坑儒。

军事上:反击匈奴,北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南凿灵渠,开发南疆。

秦统一后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度。

★第十二课 大一统的汉朝

汉武帝的大一统具体措施:

(1)政治上: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削弱了诸侯国的力量;

(2)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统治地位由此确立。

(3)军事上:对匈奴展开多次大规模的反击战,基本解除匈奴对北部边郡的威胁。

(4)经济上: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第十五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张骞通西域西域位置:西汉时期,人们把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

张骞两次通西域:

(1)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目的:联络大月氏人夹击匈奴)

(2)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目的:加强与西域各国的友好交往)

西域都护的设置: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丝绸之路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往西亚,再往欧洲,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作用: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的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对促进汉朝的兴盛产生积极的作用。

★第十六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出现在西汉早期。

东汉改进造纸术的重要历史人物是蔡伦。意义: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由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东汉时期的张衡制造的地动仪。作用:测定地震的方向。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东汉华佗最早制成了“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主要著作《五禽戏》。

东汉末年的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书中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他医德高尚,医术高明,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第十七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佛教起源佛教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公元前1世纪末)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张骞通西域后, 佛教沿丝绸之路逐步传到中国)。东汉时期在我国得到广泛传播。

道教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道教在民间兴起。

司马迁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他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代。著有《史记》,《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雕塑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水平很高,它的杰出代表是轰动世界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第十八课 三国鼎立

赤壁之战208年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220年,曹丕废汉献帝,称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

三国经济魏重视修建水利工程,农业发达,蜀国丝织业兴旺,吴国造船业发达, 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等,率军万余人,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夷洲(即台湾)。

★第十九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西晋建立: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夺得皇位,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国。

“五胡”内迁:从东汉末年以后,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

西晋灭亡: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西晋。

东晋建立:西晋灭亡的第二年(317年),司马睿重建晋朝,史称“东晋”,都城在建康。

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前秦政权,前秦王苻坚用汉人王猛为丞相,统一黄河流域。

南朝的更迭:420年,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结束东晋。此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

江南地区的开发

(1)开发时间:从东汉末年开始

(2)开发原因:

①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自然条件)

②江南地区战乱较少,许多人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逃往江南地区。(社会原因)

③北人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根本原因)

(3)表现: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大片荒田开垦为良田;稻田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4)意义: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第二十课 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鲜卑族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北魏,439年,统一黄河流域。当时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生产、生活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

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气候干旱,粮食供应不足;位置偏北,不利于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

孝文帝改革措施包括:

①在朝廷中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②官员及其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③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⑤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⑥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改革的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北方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第二十一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南朝的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确定为和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农学家。所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齐民要术》总结了北方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

★第二十二课 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书法艺术(1)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的时间:东汉末年。

(2)演变: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

(3)书圣: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其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

绘画魏晋南北朝时绘画艺术有较大发展,东晋的顾恺之最为出色,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石窟艺术为了宣传佛教,北朝的统治者开凿石窟,雕造佛像。山西大同平城附近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附近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

初一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5篇

数学代表法

即把某一历史知识通过一个或几个数字概括出来,形成要点。

如: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可概括为“一化三改”即: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提取字头法

即提取某一历史知识每一句的头一个或几个字为要点,组成另一个词或一句话。

如:记646年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时,可记为“分田土改”即分配土地给农民;田地不得买卖;土地属国家;改革行政制度

谐音趣味记忆法

即把某一历史知识的几个关键知识用谐音或组成有趣味的几个字帮助记忆。

如:记苏联在1924年刚成立时的加盟共和国,可记做“乌外有两只鹅”。即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外高加索。这样趣味性强,记得快而牢。


推荐访问:提纲 上册 复习 初一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初一上册历史复习提纲(集合5篇) 初一历史知识提纲

热门排行

参加核酸采样工作心得5篇

参加核酸采样工作心得5篇参加核酸采样工作心得篇1新一轮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市人民猝手不及

援藏干部表态发言多篇 援藏工作心得的精简句子

援藏干部表态发言目录第一篇:援藏干部座谈会上的发言第二篇:在全县干部大会上的表态发言第三篇:在干部大会上的表态发言第四篇:挂职干部表态发言第五篇:选派...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读书报告15篇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读书报告15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

2024现实表现情况14篇

现实表现情况本人通过学习、查摆、对照,并充分认识到,“四风”问题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严重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四风”问题是当前人民群众深恶...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表态发言

同志们:刚才,**同志就做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工作作了动员讲话,我们将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到位。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落实省第十一次党...

2023年成人高考作文万能套用(3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学习笔记4篇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学习笔记4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学习笔记篇1不忘初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题测试参考答案 乡村振兴项目实施

当前位置:文档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题测试参考答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题测试参考答案《乡村振兴战略》在线测试题级答案欧阳学文1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

2024政治生态研判分析报告3篇【优秀范文】

政治生态研判分析报告根据县纪委、县监察委员会的相关工作要求,对20xx年县自然资源局的政治生态分析报告如下:1、基本信息县自然资源局是在原县国土

2024年换届当选支部书记表态发言14篇

换届当选支部书记表态发言新当选总支书记表态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在党委的支持和关心下,师宗联社机关党总支今天正式成立了,在此我代表新当选的党支...